夏威夷: May 26, 2014, 6:00 p.m. to 7:30 p.m. Hawaii
LA: 5/26/2014 Monday 9:00pm-10:30pm
台灣 Taiwan: 5/27/2014 Tue 12:00 noon 星期二 中午 十二點
中道的智慧
黃 國 達
佛教講中道,避免偏激的觀念和行為,中道的正確意義是什麼?中道闡釋的是不落兩邊的正中的道路。佛陀曾比喻說,上游的木材如果要順利的運送到下游,耍順著水流而行,不要靠到岸邊擱淺,也不要沈沒在水底,才能到達目的地。 中道又如彈琴,如果琴絃太緊,聲音粗澀;琴絃太鬆,則聲音沈悶;不鬆不緊,聲音才會美妙。
在實踐上佛陀開示了不苦不樂的中道,自我虐待的無義苦行,或放縱感官享受的沈溺樂行,兩者都不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自在,唯有依中道的智慧而行才能解脫。
在觀念上的中道,則離常見、斷見,一見、異見,有見、無見等邊見,勝解緣起性空的中道。
為什麼談中道必須明緣起?如『雜阿含』三○○經說:「離此二邊,處於中道而說法,所謂: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。……」,由此生故彼生,而不起「無」見,此滅故彼滅,因此不起「有」見,不落有無二邊,就是緣起的中道。
十二緣起本為四聖諦中說明流轉還滅的集諦,而其「此有故彼有」的原理,則是適用於一切法的。緣起法則說明了一切存在都是在相依相待之中呈現,其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實體或絕對性,所以緣起的極致就是寂滅,而這寂滅不是灰身滅智、沈空滯寂的意思,而是一切執取、邊見的息滅,也就是「空」的的意思。
既然,一切法歸於空,是否偏於一邊,而有失中道呢?須知「空」並不意味最終的結局或結論,而是指相依相待的因緣所生法,當體即空,空就在每一剎那所呈現的各式各樣的現象中展示它的普遍性。可以說緣起即空、空即緣起,名為中道。
由此可知中道並不等於中間路線,或兩邊加起來除以二那樣簡單,而是恰如其份、回到最真實的狀態,所以當體即空的緣起中道,即是「諸法實相」。
那麼,如何體認中道,並實踐中道?
體認中道,就是看到真相、生起智慧,不再執迷於錯誤的認知;實踐中道,就是將所見到的真相,內化為行動力,扭轉偏離中道的身口意三業,回歸八正道、六波羅蜜的中道正行。
所以,在生活中體認中道、實踐中道,就是要如實了知當下的情境,觀察它的緣起緣滅、依存關係,不要固著在某種思考觀點上、侷限在某種經驗模式,而能以更超然、更開闊的視野來認清事物的真實狀況,然後依據這「無執、無滯」的空性智慧,清除內在的陰影、激情、臆測、成見,以及不合乎中道的不良習慣,然後適當地處理眼前的事物,如此則能順於中道的正法。
在佛法裡,慈悲是一項修行,在世俗中愛心也是一種美德,然而如果偏離中道,就會有所缺失。如果出於慈悲和愛心而幫助別人的時候,忽略智慧的觀察,沒有見到對方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,很可能因為你的幫助,無論是金錢、勞力或感情上的支持,造成強固的依存關係,非但不能使他因為困境而學習、成長、 獨立,反而因為依賴日深而更沒有自信,或不知珍惜、感恩。這就是缺乏智慧的溺愛,而非發自覺醒的慈悲,有些親子關係的問題都是由偏離中道所引發的。
真正的慈悲與愛心是是要幫助他堅強地站起來,而不是使他更軟弱,或將父母兄姊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,甚至需索無度、得不到則懷恨在心。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,缺乏中道的智慧,真是可悲。
以中道的智慧來處理事物,應觀察因緣,知道對方的想法、感覺和需求,並瞭解彼此互動的變化。例如:辦理獎學金,若只是用清寒證明來決定幫助對象,並不一定就是恰當的,這種單一的、孤立的判斷標準並不完全符合緣起即空的中道。
如何觀察因緣?這需要進一步經由晤談瞭解其家庭背景、人格發展,興趣專才,並作適當的生涯規劃輔導,真正對需要幫助的學生,培養其成為才德智慧兼備的人材,這是更為理想的作法。由於不拘泥以清寒證明為唯一標準,打破過份簡化的「證明及審核」的工作模式,而更能適當地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學生,這 就是「空」的智慧。
至於在面對生命中的各種際遇,如何以中道的智慧來應對?
例如,我在工作單位,雖然努力工作,偶而也會有一些瑕疵,上司不假辭色的責罵,讓我的自尊心嚴重受損,真恨不得立刻辭職不幹了!但因為工作難覓,為了這份薪水,只好忍氣吞聲!
憤而辭職或忍氣吞聲這兩種反應模式都是一邊,都是僵固的、陳腐的、侷限的,沒有中道的智慧!如何是中道的智慧?
同樣地,觀察因緣,放開視野,不要主觀地認定上司故意藉機羞辱你,也不要自怨自憐,覺得尊嚴被踐踏,這些通通都要空掉,然後理智地分析整件事情:
因為你最近有事心煩,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錯,而剛好加上公司的業務緊急,以及上司修養差、心情壞,所以口不擇言!這就是實際的因緣!既是因緣生,只要因緣改變,以後覺察力、少犯錯、業務不再急迫、上司心情好,不就沒事了嗎?何必憤而辭職,也不用忍氣吞聲,以理性的方式,中肯的應對,加上平常心 就可以了!
只是盡到自己的責任,那麼,放開對工作表現好壞的過份在意吧!畢竟沒有絕對的好壞,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。然後,還要放開虛妄的「自尊」,那只是我慢的習性而已,這樣多自在!
那麼,即使哪一天,明明自己沒有錯,卻偏有人找麻煩;或是自己受到賞識,交付重要任務,而同事卻因妒忌而冷嘲熱諷、說一些不合實情的風涼話,也都不必太在意,而能以緣起即空的中道智慧,淡然處之了!
中道的智慧,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,端看自己如何用心、如何修持啦!
引用︰http://www.yinshun.org/Enlightenment/1999/1999nov/1999nov6.html
問題︰
為什麼當我關閉 Word 2010 時,總會出現【Microsoft Word 已經停止運作】的訊息呢?要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?
《心見十方.濟攝會》水燈祈福會
|
|||
2014/03/03 | |||
【聯合線上企劃/真如苑提供】
藝術陶冶心靈,音樂撫慰人心。為了傳達安定的力量給台灣民眾,來自日本的佛教團體真如苑將在4月6日於台北小巨蛋舉辦《心見十方.濟攝會》水燈祈福會,並 特別邀請被譽為新台灣之光的旅美小提琴家曾宇謙、知名女聲樂家翁若珮,以及〈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〉與〈台北愛樂合唱團〉於現場演出,打造一場心靈饗宴。 活動當天,翁若珮女士將在代表慈悲與智慧的舞台上,以清澈的天籟美聲,緩緩唱出由知名作曲家韓德爾創作的《懷念的樹蔭Ombra Mai Fu》,撫慰現場民眾的心靈。特地由美國返台的新銳小提琴家曾宇謙則將以精湛琴藝,演奏《智慧之樂》,讓現場民眾感受智慧的力量。節目最後,並由〈台北愛 樂青年管絃樂團〉以動人的管絃琴韻搭配〈台北愛樂合唱團〉優美合聲,帶領全場民眾一起合唱《World in Union》,凝聚台灣人的慈悲與智慧,在感受心靈昇華的同時,轉動正向心念,向這片土地和世間萬物傳達祈願祝福的能量。 自1988年起,真如苑在富士山下的河口湖舉辦大型的水燈祈福會,之後,並將這個具有意義的活動帶到全世界,而逐漸成為國際性的祈福盛會。真如苑水燈祈福 會至今曾經在夏威夷、柏林、紐約,以及倫敦舉行,今年將首度在台北舉辦,現場預計將聚集來自海內外的一萬多位民眾參與,一起祈念並匯聚正面的能量。 真如苑於1936年創立於日本,傳承延續傳統佛教智慧與慈悲的教法,並於1985年開始在台灣傳揚真如教法。真如苑台灣秉持著關懷在地社群的精神,長期贊 助台灣藝文團體、定期舉辦名人勵志講座、舉辦學生赴日本交流活動,並透過定期的社區清晨清掃服務、協助社會公益、幫助弱勢等,將修行實踐在生活中,奉獻自 己,幫助他人。 |
引用︰http://mag.udn.com/mag/world/storypage.jsp?f_ART_ID=5008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