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冰敷~
冰敷有什麼作用呢?
冰敷的效用在使局部的血管收縮,降低血液循環而使細胞的新陳代謝速率降低;冰敷也會降低血管壁的滲透性,進而減少腫脹加劇及組織出血;另外冷的感覺可以減少我們對痛覺的敏感度,所以藉此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;冰敷也能減輕肌肉痙攣。
什麼時候要可以冰敷?
基本上急性期(有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現象),通常是24-48小時內,可給予冰敷來降低發炎反應,控制出血腫脹、減低疼痛。
什麼情況適合冰敷?
像是運動傷害、肌肉拉傷、韌帶扭傷、撞到(挫傷)、骨折等等,都可以冰敷
要如何冰敷?
用冰塊裝在塑膠袋中加些許的水,使能伏貼在身體表面,甚至再用沾濕的毛巾包裹住(毛巾可以吸水、增加舒適度、較衛生、也可避免過冷);若是傷害發生在腳或手部遠端的部位,也可以用水盆裝水並加入冰塊浸泡。
冰敷的時間要多久??
冰敷的時間10-20分鐘就好,一天可分多次來進行,但一次不應太久,以免造成神經麻痺和凍
傷。因為冷會使血壓暫時性的上升,所以老年人(尤其為高血壓之患者)在使用冰敷時要格外小心。
認識熱敷~
熱敷有什麼作用??
熱敷的效用則大致和冰敷相 反,會使局部的血管舒張,增加血管壁的滲透性,增進血液循環,可以幫助身體移除造成慢性疼痛的發炎物質或是運動後的乳酸堆積,並增加細胞的新陳代謝率。此 外熱敷也可提高疼痛閾值是我們減輕疼痛感;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及降低關節僵硬、降低肌肉痙攣;並達到舒緩及放鬆情緒的作用。
什麼情況適合熱敷?
慢性下背痛,肩頸痠痛、延遲性運動肌肉痠痛等就適合用熱敷。
要如何熱敷?
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濕熱的電熱毯,效果會比乾熱的好,購買時可針對所要熱敷的部位來選擇適合的大小,或是也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,但缺點是不容易保持溫度。
熱敷的時間跟溫度為何呢?
熱敷的溫度在40至45度左右為佳,時間約15至30分鐘即可,時間太長(像是邊敷邊睡覺)反而容易使血壓下降,老年人尤其要特別注意。
熱敷有什麼注意事項嗎?
也不要直接躺在熱敷工具上,重壓會加熱傳導,容易過熱。另外在糖尿病患者或是中風病人等對於感覺有異常者,熱敷時最好每十分鐘留意其熱敷部位的狀況,避免造成燙傷。急性期、有出血、惡性腫瘤,或血管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熱敷。
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呢?
只要不是急性的傷害(有紅腫 熱痛的現象),能讓使用者感到舒服一點,其實冷熱敷都能使用。如果不確定該如何使用冷熱敷的時機,冰敷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無虞的,除非病人有雷諾氏症 (Raynaud's disease),陣發性受寒血色素尿(paroxymal cold hemoglobinuria)及冷凝球蛋白血(cryoglobulinemia)等疾病則不能用冷療。
小叮嚀~
如果不是很嚴重 其實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冰熱敷處理
是可以改善症狀 暫時得到緩解
如果真的還是不舒服 或是都沒有改善
還是請大家不要拖延 快點去醫院就診~
本文作者【物理治療師 郭雅溱】由【臺北醫學大學‧萬芳醫學中心】提供
留言列表